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孔子文化月”开幕
作者:时间:2008-10-06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孔子文化月”开幕
2008年9月28日,时值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59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孔子文化月·2008”正式拉开序幕。自2004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孔子文化月”,今年的“孔子文化月”是第五届。本届“孔子文化月”从9月28日开始,到10月28日结束,其间将举行五场学术报告。
[[center]][[image1]][[/center]]
9月28日下午,“孔子文化月”开幕式暨首场学术报告在中国人民大学1305教室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开幕式由孔子研究院秘书长罗安宪主持。张立文院长、郝立新院长、黄朴民院长先后致辞。张立文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国学”从周代开始,是一个教育机构,周代以后有不同的称呼,如太学、国子监等等,后来在日本和东南亚儒学文化圈里都存在,直到现在的日本还保有这种形式,甚至在日本的佛教寺庙,也有小孩在诵读“四书五经”,由此可见儒家传统的共融性。事实上,日本早期的儒家文化,也是由那些来中国游学的僧人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张立文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儒家传统文化,在接下来的讲座中认真听讲,好好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在致辞中对孔子研究院多年来在推广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孔子研究院能够再接再励。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在致辞中对同学们能够在国庆长假前夕聆听学术讲座表示赞许,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孔子文化月”的各种活动。
开幕式以后,哲学院的宋志明教授作了首场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孔学要义”。宋教授用“两个转向,三个要点,一个蓝图”对孔子思想进行了概括性的讲解。“两个转向”是指:一、孔子把古代人的天道诉求转向人道的诉求。从人道的角度推翻了传统的天命观,让中国人摆脱了宗教,转向人道的人生哲学。二、从无知之行转向有知之行。老子认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人只能“行道”,不能“知道”。孔子认为“道”是可知的,“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从孔子开始,中国人的文化符号已经确定。“三个要点”,即礼学、仁学及中庸之道。礼学,是孔子学说的起点,礼指周礼,但是孔子的礼合乎人道,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维系,而不是简单的恢复周礼,是有损益的,是恢复一种礼的精神,是建立在道德积极性基础之上的礼。何为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所以,仁是道德的自我意识,主动为善。中华民族没有一个共同的神,也不需要宗教,我们的“仁”、“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哲学理念就是我们共同的“神”。而中庸则是人生的最佳境界。如果说,礼是让人被动不为恶,仁是让人主动不为恶,中庸则使两者相配合。中庸之道,即是君子之道。“一个蓝图”指的就是所谓的“大同”理想。“大同”理想是要创造一个合群体性原则的和谐社会。“大同”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之一,从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思想到共产主义理想,这些都含有中国人“大同”理想的文化基因。宋志明教授的讲演条理清晰,语言幽默风趣,现场不时爆发一阵阵的笑声和掌声。在孔子诞辰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同学们在缅怀古代圣贤的同时,也得到了知识的增进和道德情操的陶冶。(陈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