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我”获奖征文系列之三
作者:任羽中时间:2005-12-24阅读经典是我的义务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任羽中
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节奏似乎变得越来越快,大家的选择越来越多,读书也是如此。一方面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什么样的书都能读到,一方面又似乎“无书可读”,不知道该读什么。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举“校”若狂迷恋西方哲学,或者九十年代初“国学热”那样的“盛况”已经很难重现,大家总在匆匆忙忙中消费一点“文化快餐”,哪里还有心思去研读“大书”。这样的一种现象,我觉得也不好轻易褒贬,因为所谓经典,距离今日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既已遥远,不可能带来“托福”考试的高分,更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我们“机会太多,心思太杂”,层出不穷的流行读物也消耗了大部分的读书时间,于是真难得有力气来“钻到深处”。比方说我有几个学经济管理的同学,他们光是上各种各样的技术性的课程就累得够呛,叫他们读文学实在是难。但我也想,假如完全没有文史哲的修养,也就缺少了文化,缺少了底蕴,恐怕搞经济学也成不了太大的气候。好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这方面底子是很厚的。按照《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的意见,“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他甚至还强调,“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阅读经典被认为是国民义务。在我看来,阅读经典的意义,确实不在实用,甚至还很可能真是一件苦差,因为有的大书本来就是要苦读的,你不痛苦你就没读进去。但是,我也相信,读经典肯定有用。你去看两个大学生,一个读了很多经典,一个不读书,他们肯定是不一样的,气质不一样,做事情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当然了,这点“用”其实我们也不必去计较,你要做一个中国人,你就该读老子孔子;你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就该读亚里士多德。“义务”是不要考虑得失的。
至于什么是经典,我觉得卡尔维诺有一个很精辟的论断,他说经典就是那些不断被重读的文本。而每一次的重读,都会随着知识水平、人生阅历甚至心境的不同获得完全不同的感受与启发。也就是说,有时候你仿佛堕入了五里雾中,有时候你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山高水长、气象万千、与时俱进,经典就有这样的魅力。
既然今日大学生缺少读经典的“心思”、“气力”和“工夫”,那么如何来完成这个义务呢?熊十力先生曾经给张中行先生写过一个条幅,说“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我自己一直把这个话当成座右铭。其实读书,尤其读经典,不是打“游击战”,更不是打“歼灭战”,关键是持之以恒地下工夫。假如每天都能于“百忙”中拿一点时间出来,好好读读《论语》读读鲁迅,肯定会有很大收获的。也不要怕读不懂,反反复复读,硬着头皮读,道理总是能懂的。这些“古今大著”总是人写成的,大学问也总是人做出来的,我们当然能读得下去。我自己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读《通鉴》,一天几页,雷打不动,并且做了大量笔记,我感觉自己就真读出了点味道。
其实,读书只要成了习惯,那就不仅仅是什么“义务”了,而是无穷的快乐。我还是那句话,读过经典的人和不读经典的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去追求那种沉稳厚重的气质,我们应该读得更深、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