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宝成: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在哪里
作者:纪宝成时间:2004-10-10
《北京日报》刊发纪宝成校长文章: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在哪里
|
|
(2004-10-09)
|
|
作 者:纪宝成 |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呼吁和建议: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以便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 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动的表现形态,它们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广大民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示,也是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具体象征。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多彩画卷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考察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早在上古时期即已因生产活动、原始崇拜而初露端倪,后又随着神话传奇故事的融入,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渐渐确立。 如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为缅怀纪念介子退而推行的禁火寒食的风俗,到汉代时,则成为民众普遍认同并参与追忆先人的特定节日。再如端午节,尽管有关其起源的看法多有分歧,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南方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恶月恶日趋避说等等,但是,它渊源于先秦时期,定型并普及于汉代,乃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已久,绵延不绝,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也恰恰是这种历史悠久性,使得传统节日能够历久弥新,深入人心,发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人心、构筑民族心理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它们亦雅亦俗,亦庄亦谑,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全民参与的盛会。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文化意识的自觉,传统节日中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化,逐渐变成纯粹庆贺意义上的日子。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内容伴随着相应的节日而成为时尚,广为流传,这就极大地吸引了普通民众关注并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从而全面拓展了传统节日的群众基础,使得它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活力与生机。像元宵节“何处闻灯不看来”、“花市灯如昼”的绚丽;清明节的“荐处繁华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热闹,端午节的“画鹢回来合,大竞长江流。建标明取舍,胜负生死求”的奋发,都是大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的生动体现,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传统节日具有“寓教于乐”,凝聚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功能。 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大融合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民族大融合、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也起到了无形但却是强大的纽带连结作用。换言之,许多传统节日不但是汉族民众的重大庆典礼仪,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拥有与庆贺的良辰佳节。如朝鲜族、满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更是这些少数民族热烈庆祝、愉快欢度的大喜日子之一。当然,这些少数民族除了欢度汉族的传统节日之外,也有属于自己民族特殊的节日,即使是过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各个少数民族也有不同于汉族的庆贺方式,其实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合而不同”的优良传统,传统节日在促进民族大融合,巩固民族大团结方面的意义于此可见一斑。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 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传统节日得以形成的深厚土壤,它们作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社会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形态,业已成为民族主体意识的主要载体与鲜明象征,是中华文化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的形象写照。传统节日所凝聚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寻根爱国意识。传统节日凝聚着浓厚的亲情、乡情、爱国情,是中华民族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集中体现。 “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是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民族需要寻求解答的共同命题。传统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意识的形象诉求,也是中华民族寻找本根、尊老爱幼、爱家爱国诸多传统美德的具体诠释。我们知道,慎终追远,敬祖报本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本动力,在这方面,中华民族始终把以“孝道”教化天下作为政治伦理的核心原则。这种价值取向同样要在传统节日的庆祝纪念中反映出来。换言之,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其本质意义在于慎终追远,通过感激先人的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与归属意识。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实际上寄托了生者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反映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愫。至于重阳节登高赏菊,则是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珍惜生命等积极意识的表现形式,它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表达敬老尊长情感与美德的最佳机会,使得人们内心深处的报本情结得以舒缓、释放。可见历经千百年,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依旧是那么能够吸引无数民众来参与,来共庆,其谜底就在于这些节日是美好人性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美德懿范的缩影。 亲情、乡情的扩充、放大,便是爱国之心的萌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发展、丰富,便是治国、平天下理想追求的提出。这种文化理想与价值取向,自然也是传统节日所要表现的重要主题,端午节无疑就属于这方面的典范。屈原之所以被纪念,就在于他那种“既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不悔”的爱国情操值得歌颂,值得弘扬。可见,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爱国之情的执著,是传统节日的文化主题之一,也是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凝聚民族精神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二是安定圆满意识。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这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毫无疑义,这种美好愿望必然在传统节日中得以强烈表现。春节、中秋节等良辰佳节的核心内涵,便集萃于家庭的团聚,生活的祥和,未来的美满。如中秋节,人称“团圆节”,更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是夜,人们仰望着万里碧空如盘似的皎洁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生活祥和;而在他乡的游子,也同样会滋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沉思念之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维系着人们对家园的感情,而它长期感化的结果,乃是使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播有了最深厚最有力的保证。另外,勤劳、奋斗、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等民族意识都凝聚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中。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民仰头看”。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刚刚过去之际,我们从文化的视野,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对传统节日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发掘,对于我们在今天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添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
《北京日报》2004年10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