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安宪:《周易》的养生理论

作者:罗安宪时间:2004-07-05

 

 

 

内容提要:“《易》以道阴阳”,阴阳间的交感、变通,是易道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养生学看来,养生的根本即是维护阴阳的协调与平衡。随四时节候的不同,有阴阳的消长盈息。协调阴阳,即要把握四时,所以顺天随时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周易》不仅确立了中国传统养生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而且对养生有直接的论述,这主要体现于《颐》卦中。《颐》卦论述养生,主要是从养生之大道着眼,讲述的主要是养生之道的大道理。其基本宗旨体现为两个方面:“自养”之道,当本于德,不可弃德求欲;“养人”之道,当出于公,必须养德及物。养生的常道在于明理、得正。

 

 

 

《周易》哲学从根本上来讲可以称为生命哲学,所谓生命哲学并非是关于生命的哲学,而是将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富有生命的、交咸流变的、活脱脱的有机的整体,从而以生命的体验和对生命的理解来对待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是个大生命,作为小宇宙的人,就生活于这一大宇宙之中。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上的。所以,《周易》的生命哲学是中国养生学的基础,而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则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具体体现。

 

1、阴阳的协调与平衡是养生的基础

 

《庄子·天下篇》在论六家要旨时说:“《易》以道阴阳。”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易》以道化。”都指明《周易》是讲阴阳变化的。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而得出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它把宇宙间的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阳代表奇数、光明、正向、运动、刚强、外在、德生、开放等一系列含义;阴代表偶数、阴暗、反向、静止、柔顺、内在、刑杀、关闭等一系列含义。

 

阳不是阴,阴也不是阳,这表明阴阳是对立的;但同时阴阳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就没有阴。而且阴不独阴,阳不独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比如在八卦之中,除乾卦纯阳、坤卦纯阴外,其他六卦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且竟然是“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系辞下传》)如震( )、坎( )、艮( )为阳,而三爻之中阳爻居一而阴爻居二;巽( )、离( )、兑( )为阴,其三爻之中阴爻居一而阳爻居二,所以说“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阴阳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相互交感而生变化。《系辞上传》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系辞下传》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又曰: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往来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往来而岁成焉。”有阴阳的对立与依存,才有阴阳之间的相互交感;有阴阳之间的相互交感,才有阴阳间的相互生发和相互推进,也才有事物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天地间的根本规律,就是所谓的“道”。所以《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1]道的根本就是阴阳间的交感与变通。《泰·彖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咸·彖传》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感、通是天地之正道、大道;不感、不通则是邪道、吝道。《否·彖传》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有感、有通,事物的生命才可维持久长。“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圣人作易的目的就是为了明道,就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与生命确定准则,就是为了正人心、顺性命。《说卦传》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阴阳之间的交感与变通是天地间的根本法则,生命现象虽然是一复杂的物质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但它仍然是受阴阳法则支配的。《黄帝内经》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并且,“圣人”作《易》之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解释和说明自然物象,而是为了“顺性命之理”,而是为了正人心、顺性命。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不仅是《周易》的根本,是易道的根本,是易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基础。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经典,中医理论基本上是由《黄帝内经》奠立的。《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之道作为天地间的根本大道,是天地万物共同遵守的普遍法则,是一切变化的源泉,是生命运动的始因,是精神及其功能活动的基础,因而也是病理现象的基础。所以治病当求其本,而不能逐于末。这里的治病之本,就是所谓的阴阳之道。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见张介宾《内经附翼·医易义》)“《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言大医。”(《千金要方·大医习业》)至明代,张介宾正式提出了“医易同原说”,并对此作了系统阐述。张介宾认为,“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又说:“天地之易,外易也;身心之易,内易也。”“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内经附翼·医易义》)

 

“医易同原”,医以易为基础。而中国传统医学讲究治病当治其本,病之本就是所谓的“阴阳消长之机”。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治病当“治未病”。[2]“治未病”就是治病于未病之时。《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治未病”就是预防和养生。孙思邈指出:“善养性(生)者,则治未病之先,是其义也。”(《千金要方》)所以养生比医病更为根本,而养生的根本就是“合阴阳消长之机”,就是和顺阴阳之道。

 

《黄帝内经》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比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素问·上古天真论》)“寿比天地,无有终时”,“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固然有神妙之意,为夸饰之辞,然“真人”、“至人”益寿延年当是毫无疑问的。而其之所以能够益寿延年,关键就在于“真人”、“至人”能够“把握阴阳”、“和于四时”。所以《黄帝内经》反复强调:“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病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把是否尊重阴阳法则视作或生或死的分界,这就把阴阳放到了养生学最为重要的地位。

 

天地万物可以分为阴阳,人之形体,作为复杂的生命体,亦可以分为阴阳。《黄帝内经》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阴阳是人体的基本架构,是认识人体的基本方法,也是养生学首先应当清楚明白的基本理论。《黄帝内经》认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府之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另外,依据“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同上),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原理,《黄帝内经》还指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这表明人体阴阳的划分是相对灵活的,是分层次的。阴阳的层次性显示着事物所具阴阳属性的程度。

 

《易》的基本结构是八卦,八卦结构组成了《周易》的基本宇宙图式。而人体虽小,却是一个小宇宙。且《易》之为象,源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系辞下传》)阴阳在人体上有其影像,八卦在人体上亦有其影像。《说卦传》曰:“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张介宾在《医易义》中解释说:“以形体言之,则乾为首,阳尊居上也;坤为腹,阴广容物也;坎为耳,阳聪于内也;离为目,阴明在外也;兑为口,折开于上也,巽为股,两垂于下也;艮为手,阳居于前也;震为足,刚动于下也。”人体器官不仅与八卦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这些器官本身具有着不同的阴阳属性。既然是人体器官,而人体本身是各个器官组成的整体,所以不同器官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相互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正是通过阴阳两种力量、两种势力的交感流变而发生和实现的。

 

八卦不仅体现为人体外在之形,而且体现为人体内在之生理机能,即所谓的“脉”。清代冯道立在《周易三极图贯》贞集上“八卦近取诸身”条中说:“《易》云近取诸身,如《说卦》乾首坤腹等是,然人身一小天地,岂止在外形体哉……人身有督脉由阳道,有任脉由阴道。任督二脉即人身之乾坤,亦即九一二数相表里。内而脏腑行于手者六,行于足者六,即乾坤外有六子。九一外有二八(三七)、四六之数也……由此观之,任督二脉乃人身天地定位,肺、脾、大肠、胃乃人身山泽通气,心、肾、小肠、膀胱乃人身水火不相射,心包络、三焦、肝、胆乃人身雷风相搏,人身与造化相符如此。理较通卦验二十四气应二十四脉更为得当。”人之形体,有阴有阳,人之脉象,亦有阴有阳。《黄帝内经》曰:“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素问·阴阳别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其阴阳,发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脉,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具体而言,脉象之浮、数、滑、实者,属阳脉;而沉、迟、涩、虚者,属阴脉。

 

人之身体,不外乎阴阳。阴阳的中正与和谐是万物生化的理想状态。《乾·彖传》曰:“保合太和,乃利贞。”人之身体,作为一小宇宙,其健康发育,亦不外乎阴阳之平顺和谐。《黄帝内经》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这就是说,人体的阴阳双方,在发挥各自性能的时候,都保持恰如其分,从而紧密结合,协同制化,如此,人就会健康无病。

 

中医学和养生学把人体阴阳中正和谐视作健康的根本与依据。“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阴阳调和之人为平人,即健康之人。而一旦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当作为功能的阳胜过阴的时候,会使血脉流动急迫,甚至令人发狂;当作为生命物质的阴胜过阳的时候,会使五藏不和,九窍不畅。故曰:“阴阳乖戾,疾病乃起。”(同上)“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由于疾病之因在于阴阳失调,因此补偏救弊,调整阴阳,以恢复阴阳平衡,就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写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同上)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使阴阳二气各安其所,“必清必静”,“归其所宗”,不仅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也是养生学的总原则。《黄帝内经》认为,“生之本,本于阴阳……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国古人认识到,人体阴阳具有很强的“自和”功能,即通过整体的自我调节,而产生防病祛病的效果。“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当阴邪之气侵害阳气之时,阴精就“起亟”化为阳气,补充阳气;当阳邪之气侵害阴精之时,阳气又会起卫固阴精的作用。如果病邪使阴阳某一方面过旺,那么另一方会起抵销其偏盛的作用。如果人体经常保持“阴平阳秘”的良好状态,那么阴阳自和的机制就会增强,机体的秩序水平和维持秩序的能力就会提高,机体整体就越趋于稳定。如此,自然可以健康长寿。相反,如果阴阳和谐遭到破坏,则须要尽速修复。于是机体中枢调节系统通过提高“起亟”、“卫固”的强度,调动全身的潜能,以使阴阳重新持平。代谢加快了,潜能耗散了,寿命自然也就减少了。

 

基于维持阴阳和谐、平衡这样一种基本原则,养生学对于人体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阴阳对立都尽力设法使之谐调。如形神、动静、性命、水火、升降等,都是养生学所着重调节并使之平和的阴阳矛盾,在调节阴阳的过程中,养生学家认为,阳的方面能否周密,一般是其关键。所以《黄帝内经》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同上)这是因为,在阴阳二者之间,阳代表功能,是活跃的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阳如果能够固密,与阴紧密相合而不外越,不白白耗散,那么阴精也就容易得到保存与养护,从而形成良好的体内循环。这样,人就精神饱满、机体健壮而长寿。反之,如果阳气躁动外越,就会耗费阴精,造成阴阳相离,而使两者不协调、不相实,轻则致病,重则殒命。所以,养生重在于调和阴阳,而调和阴阳的关键则在于善养阳气。

 

2、顺天随时是养生的基本原则

 

阴阳的协调与平衡是养生的基础,而保守和维护人体阴阳的平衡与协调,就不能不考虑四时节气变换所引起的外在阴阳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人体阴阳的影响。《黄帝内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这样,顺天随时就成为养生的基本原则。

 

在六十四卦中,有反映阴阳消长的十二辟卦,又名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候卦。辟,《尔雅·释诂》曰:“辟,君也。”君即主,就是说这十二卦为十二月之主。十二辟卦取自六十四卦中十二个特殊的卦形,配合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候,指示自然界万物“阴阳消长”的意义。在一个卦体中,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为“息”。简言之,即“阳盈为息,阴虚为消。”所以十二辟卦也被称为十二消息卦。

 

复卦( )一阳息阴    建子    十一月

临卦( )二阳息阴    建丑    十二月

泰卦( )三阳息阴    建寅    正月

大壮卦( )四阳息阴    建卯    二月

夬卦( )五阳息阴    建辰    三月

乾卦( )六阳息阴    建巳    四月

姤卦( )一阴消阳    建午    五月

遯卦( )二阴消阳    建未    六月

否卦( )三阴消阳    建申    七月

观卦( )四阴消阳    建酉    八月

剥卦( )五阴消阳    建戌    九月   

坤卦( )六阴消阳    建亥    十月

 

以泰卦、大壮卦、夬卦配春,以乾卦、姤卦、遯卦配夏,以否卦、观卦、剥卦配秋,以坤卦、复卦、临卦配冬。由复卦至乾卦六卦表示阳爻逐渐增强,阳爻自下而上不断增长,此为阳息的过程。自姤卦至坤卦六卦,表示阴爻逐渐增加,阴自下而上逐步增长,此为阴消的过程。乾坤二卦为消、息之母。

 

在《周易》看来,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为宇宙整体的一个成员。而天地万物的运行本身是有规律的。《丰·彖传》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天地万物的运行是随时而行,是有节律的。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必须与宇宙大系统的秩序、节律相协调,才能顺利通达,才能取得成功。《大有·彖传》曰:“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大有”的“元亨”就在于它应乎天时。所以应乎天时,随时而行,则无有不利,则其道光明。《艮·彖传》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系辞下传》也说:“变通者,趋时者也。”“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一切变通,都须随时而行,人体养生,当然也不例外。

 

自然界有四季,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适应四季节候的变化,四季养生各有不同。简括而言,即是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春季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尚书大传》说:“东方为春,春者出也,万物之所出也。”《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回大地,万物从冬眠中苏醒,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开始向上、向外舒发。《汉律志》说:“当审时气,节宣调摄,以卫其生。”春季养生首先要把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节制和宣达春阳之气。从生活起居上讲,应当晚睡早起,散披长发,舒展形体,信步缓行于庭院之中,使血液畅通,气血调和,精神怡悦。从饮食上讲,根据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代谢开始旺盛的特点,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之物。初春阳气初发,辛、甘之品可发散为阳以助春阳,而温食则利于护阳,如葱、枣、花生等皆宜。春为肝气当令,肝过旺则克脾,使中土衰弱,不利健康。所以,张仲景说:“春不食肝”(《金匮要略》)孙思邈也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千金要方》)从精神上来讲,更应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为原则。

 

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此时最易发泄。《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秀,使气得泄,若所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季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华结果了,因而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在夏季,心火旺,肺气衰。从生活起居上讲,宜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晚点入睡,可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点起床,可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从饮食上讲,夏季的饮食要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夏为心气当令,张仲景说:“夏不食心。”(《金匮要略》)孙思邈认为,夏季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千金要方》)少吃苦寒之食可避免伤阳气,多食辛味食物以养肺气,可以避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的宣发。因为夏季心旺肾衰,所以虽大热不宜暴食冷饮。从精神上来讲,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怀宁静,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秀美,切忌发怒,以使肌体气机宣畅,通泄自如。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缩,阴气逐渐增长,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生活起居上讲,根据秋季阳气由疏泄到收敛、闭藏的特点,应当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之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从饮食上讲,秋季应当“少辛增酸”。秋为肺气当令,故张仲景说:“秋不食肺。”(《金匮要略》)以免食肺而增肺气之淫。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味以平肺气,增酸味以助肝气。从精神上来讲,秋季万物开始凋零,容易使人产生伤感之情,所以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神敛气,以减缓肃杀之气对于人体的影响。

 

冬季阴气盛极,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万物收藏。与之相应,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缓慢的水平。所以,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使阴阳相对平衡,是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者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生活起居上讲,要适应冬季之闭藏特征,应当“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之阳气;迟起以待日出,为的是养阴气。从饮食上来讲,冬季是肾主令之时,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所以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其心气,这样可使心气坚固。从精神上来讲,冬季应当保持精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隐私收藏起来那样,秘而不宣。另外,冬季切勿使情志过极,以免扰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生物变化的总规律,而养生者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四时养生总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事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之时,自然界之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养生者要顺时而养,这时就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这就是所谓的“春夏养阳”。而秋冬之时,万物敛藏。这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藏,抗病延年。这就是所谓的“秋冬养阴”。杨上善说:“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内经·太素顺养篇》)清代高士宗也说:“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素问直解》)

 

阴阳规律是万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人们顺应它,就会健康无病;违背它,就会患病夭折。所以,养生首先应当从顺阴阳、适寒暑做起,应当做到随时而应,以保持人体阴阳的平衡与和谐。

 

3、《颐》卦对于养生的具体论述

 

《周易》不仅对中国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对中国养生学的整体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在很多方面,直接和具体地论述了养生。六十四卦中的《颐》卦,就是专门论述养生的。

 

《颐》卦位居第二十七,次于《大畜》卦之后。《序卦传》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养首先是以物质的积累和提供为前提的,《大畜》卦是有大的积蓄,有大积蓄才可以养,所以,《大蓄》卦之后是《颐》卦。从卦象上看,《颐》卦的卦象是( ),上下两个阳爻,中间四个阴爻,外实而内虚,形象结构是口。从结构上来讲,是震下艮上。震为雷、为动;艮为山、为止。人吃东西时,嘴巴的咀嚼动作正是下动而上止,所以更具体来讲,《颐》卦的形象是嘴吃东西时的动作。

 

《颐》卦的卦辞是,“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颐即养,养包括自养、求养、养人。“观颐”,可理解为考察、考究养生之道。“实”即食,“自求口实”即自养,即依靠自己求得口中之食。人之生存与发展,首先依赖于对外在物的摄取和消费,而这种摄取和消费,首先是从饮食开始的,饮食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离开饮食,人的一切休养生息都将无从谈起。所以古人一向把饮食看做“活人之本”。正如明代高濂所指出的,“饮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阴阳运行,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血气盛,血气盛则筋力强。”(《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养生以饮食为始,而人之饮食与动物之食物有根本的不同。这里的不同在于,动物食物不存在正当与否的问题,而人的饮食则有一个正与不正的问题。在《周易》看来,依靠自己求得口中之食是贞正而吉祥的。《颐·彖传》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程颐说,“圣人设卦,推养之义,大至于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与人养生、养德、养人,皆颐养之道也。动息节宣,以养性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物,以养人也。”(《周易程氏传》)“养正”,即养生之道正当。养正才吉祥;养不正,自然无吉祥可言。养之正与不正,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饮食问题,而是涉及到思想修养、品德操守等精神生活领域的问题。在食物匮乏的条件下,是只求自己生,还是也考虑他人生?在危难之际,是只顾自己安危而不顾他人死活,还是先他人而后自己?这是对一个人思想情操的严峻考验。所以,养生不仅包括养体的问题,还包括养心的问题。只有心正,只能“养正”;只有“养正”,只能获得吉祥。程颐认为,“颐之道,以正则吉也。人之养身、养德、养人、养于人,皆以正道则吉也。天地造化,养育万物,各得其宜者,亦正而已矣。‘观颐,自求口实’,观人之所颐,与其自求口实之道,则善恶吉凶可见矣。”(《周易程氏传》)在《周易》看来,养生虽从饮食开其始,而其真正的开端则不是饮食,而是思想修养,而是正其心、端其行。行是外,心是内。心之正与不正,是通过行之端与不端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应当“观”行,“观”其行而察其心。“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其所养”,一是“观其自养”。“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所养”,是其所养之人,如果其所养之人生活困苦,而其本人却不思努力,只图自己轻松安逸,此行则不端,其心则不正。“自养”,即依靠自己获得衣食。依靠自己获得衣食是正当的,是人之正道。有能力而不自食其力,依赖他人而过寄生生活,非君子之所为,是歪门邪道。

 

养生之正与不正,还涉及到“时”的问题。“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在六十四卦中,初九象地,上九象天。人生于天地之间,天地间之一切都是顺时而生,应时而长的。天地养育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当暑则暑,当寒则寒,遵从的正是时间的节律,由此万物各得其正而生生不息。假如暑时而寒,寒时而暑,万物当然就难于生养了。圣人养育贤能及天下民众也是如此,按时选拔贤能以管理民众,寒暑不违农时,衣食随四季交替而变化,饥荒及时得到赈济,人人丰衣足食,天下太平。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及万民,遵从的是时间之序;人的养生之道也应当法天地之象,效圣人之则,顺时而应,以时序为大。顺时而应,因时制宜,包含有多方面的含义。它既包括季节、时令、朝夕,也包括不同人年龄方面的不同。也就是说,人的正当的养生之道不应千篇一律,而应因人而异;不应死守陈规,而应适时而变。正如孙思邈所说的:“衣食寝处皆适,能适气者,始尽养生之道。”“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千金要方》)他还告诫说:“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勿失发时之和。”(同上)

 

养生不仅包括养身,而且包括养德,这种思想在《象传》中还有进一步的体现。《颐·象传》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颐卦下震( )上艮( ),震为雷而艮为山,所以颐卦的卦象是山下有雷。山下有雷,使人惊恐。君子法天地之象,亦须有所戒备。况且颐为口,言语由口而出,言语不慎,必致祸端,所以君子应当“慎言语”。另一方面,颐为口,食物从口而入,食之不当,必害其体,所以君子还应当“节饮食”。孔颖达说:“先儒云‘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故于颐养而‘慎’、‘节’也。”(《周易正义》)对于“慎言语,节饮食”,明代王文禄曾解释说:“胃气者,中气也。慎言语,则中气不散而上越;节饮食,则中气不滞而下泄。故《易·颐·象》曰:‘君子慎言语,节饮食。’颐者,养也。养生、养德,岂可舍诸?”(《医先》)清人陈梦雷说:“言语饮食,皆颐(面颊)之动,慎之节之,法艮之止也。慎语所以养德,节饮食所以养身,此则专就自善言之。己得其养,然后可以及人也。《彖传》言养之大者,故极其所养,至于万物天下。《象传》言养之切者,故是其自养,而始于言语饮食,要皆出于正者也。”(《周易浅述》)养生与养德不可分,养德不仅有助于养生,而且本身就是养生的重要方面。无论是养生还是养德,都要遵从正道,都要以正为基本准则。

 

养生,人皆知道以饮食为养,岂不知饮食有养,但却要节。《周易》关于节制饮食的思想,对中国养生学具有很大的影响。《管子·形势解》说:“起居适,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适,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明代胡廷贤指出:“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寿世深元·饮食》)李时珍也告诫人们:“饮食不节,杀人顷刻!”(《本草纲目》)

 

《颐·初九》曰:“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尔”,指颐卦初九之爻;“灵龟”,有灵性的龟,喻初九之阳刚美质。程颐说:“龟能咽息不食,灵龟喻其明智而可以不求养于外。”(《周易程氏传》)“我”,指颐卦六四爻;“朵颐”,是张开嘴。意思是说,放弃你灵龟般的美质,而垂涎欲滴地观看我吃东西,这是不正当的,是有凶险的。从爻象上看,初九是阳爻得正位,位居最下,象下嘴唇。嘴唇本来不吃东西,但初九与六四相应,六四是被养育的,在吃东西。现在初九被六四引诱,也想吃东西,并且做垂涎欲滴状。初九动则变阴爻,下卦变坤,坤为方;上卦变离,离为龟,是初九“舍尔灵龟”的卦象。离为目,是初九“观我朵颐”,垂涎观看六四吃东西的卦象。初九当颐养之时,上应六四,犹如以阳刚之实求养于阴虚,养身不得其道,故爻辞借六四口气以责之。朱熹说:“初九阳刚在下,足以不食;乃上应六四之阴,而动于欲,凶之道也。”(《周易本义》)初九之凶,在于其颐养之不正,舍弃自己纯洁阳刚之美,而妄生贪欲之心。所以《颐·象传》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程颐解释说:“既为欲所动,则虽有刚健明智之才,终必有失,故其才亦不足贵也。”(《周易程氏传》)从养生学的角度讲,初九之爻在于告诫人们:养生应当力戒贪欲。《吕氏春秋》认为,“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其行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智愚、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由贵生动,则得其情也;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也。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吕氏春秋·情欲》)人之有欲,是人先天具有的心理倾向。从欲的角度看,凡人之有欲和圣人之有欲是相同的,人皆有欲。而圣人与凡人之不同在于:圣人能将欲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做到有欲有节;而凡人则只知有欲,不知有节,欲而纵,欲而贪,从而必致祸端。所以,《周易》认为,情、欲只有适度,才有利于养生;假如过贪,不仅不能养生,而且伤生、害生。

 

《颐·六二》曰:“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颠”,倒也;“拂”,违也;“经”,常理也;“丘”,高丘也。意思是说,颠倒向下求索,违背常理,向高丘上的尊者索取营养,也不会有好结果。从爻象上看,六二是阴爻,象征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必须由别人供养,然与上卦之六五阴阳无应,于是六二向下求邻爻之初九。依照易理,上养下是正道、常理。六二居下卦之中,阴爻阴位,柔顺中正,可是六二现在却有背于柔顺中正之德,而向下求养于初九之阳,有失颐之正道,故为“颠颐”之象。另一方面,六二居下卦之中,为下卦之主爻。下卦为震( ),震为动,象征颠沛,所以称为“颠颐”。六二既不能自养,向下求养不仅有失正道,而且下移使下卦变坎( ),坎为水,为凶卦,所以六二下求不仅不合正道,而且也不会有好结果。六二理应向上,但是上面没有阳爻与其相应,而且上卦艮为山丘,登丘求颐,所以说“于丘颐”。然而,六二向上求养,因为与六五阴阳无应,也不会得到好结果,故曰“征凶”。清人陈梦雷说:“阴不能自养,必欲从阳求养。今(六)二求养于初(九),则颠倒而违于常理矣。上九最高,有丘象。(六)二求养于上(九)则非正应,往必取凶矣。”(《周易浅述》)所以《颐·象传》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类”,即朋类。阴阳相应,方为类;阴阳同性而无应,则不为类。六二上行,无应而失类,所以凶。这里所涉及的问题,仍然是颐养之正与不正的问题,颐养正,则吉;颐养不正,则凶。所以,颐养、养生一定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进行。

 

《颐·六三》曰:“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拂”为违,“贞凶”,即守正防凶。意思是说,违背颐养之道,守持正固以防凶险,十年之内勿施展才用,要是施用必将无所利益。从爻象上看,六三是阴爻,居震卦( )上位。震为动,象征为求得供养极力活动。六三阴爻居阳位,不中不正,象征求得供养的方法、手段不正当,所以是“拂颐”。六三与上九成正应,求得上九的育养本来是合情合理的正当要求,是“贞”的卦象,但是,有位居至尊的六五与上九成比,有阴爻六四阻塞于其间。且上九居艮卦( )上位,艮为止、为拘,因此行动虽然正确,而必被阻止,所以为凶。陈梦雷说:六三“居动之极,是媚上以贪求而无厌者,拂颐之贞矣,其占必凶。”(《周易浅述》)就是说,六三之凶根源于其媚上而贪求无厌,从而违反了颐养之道。至于“十年勿用”,《颐·象传》的解释是:“十年勿用,道大悖也。”之所以十年之内不可施用才能,还是因为六三之行为与颐养之正道大相背离。而其之所以相背离则是由于它的媚上与贪求。孔颖达说:“以其养上以谄媚,则与正道大悖乱。”(《周易正义》)这里所强调的,仍然是养生之道的正与不正的问题。

 

《颐·六四》曰:“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眈眈”,专一注视之状;“逐逐”,相继不绝之态。意思是说,六四以阴养阳,虽是颠倒之养,但以上养下,是正,所以仍得吉祥。初九如虎视般盯着上面,其求迫切而又不绝,六四迎合其求,以供其养,必无咎害。从爻象上看,六四在上卦,阴爻得正位,与下卦初九阴阳相应。阳为实,阴为虚,以阳养阴是正,今六四以阴养初九之阳,不正,所以是“颠颐”。但六四在上,初九在下,以上养下又是常理,六四不违常理,所以虽为“颠颐”,仍致吉祥。《颐·象传》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程颐说:“颠倒求养,而所以吉祥者,盖得刚阳之应以济其事,致己居上之德施,光明被于天下,吉孰大焉!”(《周易程氏传》)就是说,六四之吉在于其得阳刚之应,以上养下,广施惠德。朱熹也说:“柔居上而得正,所应又正,而赖其养以施于下,故虽颠而吉。虎视眈眈,下而专也;其欲逐逐,求而继也。又能如是,则无咎也。”(《周易本义》)六二与六四,同是“颠颐”,为什么前者凶而后者吉?陈梦雷解释说:“但(六)四居初(九)之上,所处得正,又为正应。自初(九)而言之,则初(九)之见养于(六)四为凶;自(六)四而言之,则(六)四之能养初九为吉。初九之刚,其视若虎之眈眈,不可驯也。六四顺其所欲而致之,逐逐焉而来,不失以上养下之正,咎可无矣。”(《周易浅述》)就是说,六二之凶在于其求,而六四之吉在于其施。宋代游酢更进一步说:“二之志在物,而四之志在道。”(参见李光地《周易折中》)“在物”,则无应强求,故凶;“在道”,则养正利物,故吉。

 

《颐·六五》曰:“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意思是说,六五违背了颐养的常理,能坚守居尊的正道才吉祥,但不可有大的作为。从爻象上看,六五是阴爻居至尊之位,失正无应,阴柔无实,唯承上九阳刚之质以济己之阴,犹如不能养人,反赖上者养己以兼养天下,有违君主“养贤以及万民”的常理,故曰“拂经”。六五虽然位不正,且自身柔弱,又无爻相应,只有上九与它成比,是它的唯一依靠。但它毕竟是尊者,位居至尊之位,而且按照阴从阳,阳乘阴,相比相亲的正理,柔顺从上,顺理成章,所以,只要六五能坚持居尊的正道,亦可获得吉祥。正因为如此,《颐·象传》曰:“居贞之,顺以从上也。”然六五此时才力柔弱,唯宜从阳补阴,不可率意犯难涉险;再说,六五居艮卦( )之位,艮为山、为止,被山阻止,不可行动,当然不能涉川渡河;而且,六五从上,则上卦变坎( ),坎为水险,故曰“不可涉大川”。程颐说:“六五,‘颐’时居君位,养天下者也。然其阴柔之质,才不足以养天下,上有阳刚之贤,故顺从之,赖其养己以济天下。君者养人者也,反赖人之养,是违拂于经常。既以己之不足而顺从于贤师傅,上,师傅之位也,必居守贞固,笃于委信,则能辅翼其身,泽及天下,故吉也。阴柔之质,无贞刚之性,故戒以能居贞则吉。以阴柔之才,虽倚赖刚贤,能持循于平时,不可处艰难变故之际,故云‘不可涉大川’也。”(《周易程氏传》)这就是说,六五的吉,主要来自于其居正与从上。所以《象传》说:“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程颐解释说:“居贞之吉者,谓能坚固顺从于上九之贤,以养天下也。”(《周易程氏传》)六二与六五皆为“拂经”,为何前者凶而后者吉?陈梦雷解释说:“(六)二动体,贪求于人以自养,则失正而凶;(六)五止体,虽不能养人,而能用人以养人,则正矣,故吉。”(《周易浅述》)正则吉,不正则凶。而正与不正的区别就在于是求养于人,还是设法养人。

 

《颐·上九》曰:“由颐,厉,吉。利涉大川。”“由颐”,犹言“由之以颐”;“厉”,为险、为危。意思是说,天下依赖上九而获得颐养,知危能慎可致吉祥,利于有大的作为。从爻象上看,上九是阳爻,象征充实、富有,但是已经失去正位,处在无位无权的地位。居尊位的是阴爻六五。而六五无力自养,又无力养人,为此其屈尊而从上,由上九供养,这是“由颐”的卦象。上九富压至尊,形势危迫而能获致吉祥,是因为上九身处危难,而能谨慎自持。另外,上九动则变阴,得正位,由失位的严峻处境变为正位而得吉祥。六五从上九而动,卦变为坎( ),坎为河渠,为通。上九原位于艮上,艮为山,下山渡河而通,是“利涉大川”的卦象。朱熹说:“六五赖上九之养以养人,是物由上九以养也。位高任重,故厉而吉;阳刚在上,故‘利涉大川’。”(《周易本义》)上九之吉,关键在于其身处危难之境而能谨慎自持。所以《颐·象传》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这里的庆既是上九之庆,更是天下百姓之大庆。正如程颐所说,“若上九之当大任为是,能兢畏为是,天下被其德泽,是大有福庆也。”(《周易程氏传》)试想如果上九身处高位,而不谨慎自持,必祸及其身,天下百姓亦必招致不幸矣。

 

颐卦论述养生,主要是从养生之大道着眼,讲述养生之道的大道理。其基本宗旨体现为两个方面:“自养”之道,当本于德,不可弃德求欲;“养人”之道,当出于公,必须养德及物。六爻的喻旨,下三爻皆“自养”,不得其道,因此初九“凶”,六二“征凶”,六三“无攸利”;上三爻皆努力“养人”,而得其道,所以六四“吉”,六五“居贞吉”,上九“吉”且“利”。《周易折中》引述吴曰慎的话说:“初九、六二、六三,皆自养口,私而小者也;六四、六五、上九,皆养其德以养人,公而大者也。公而大者吉,得颐之正;私而小者凶,失颐之贞也。可不观颐而求其正耶?”养生的常道在于明理、得正。如是,则吉;贪欲、贪求,不仅不能养生,还将招致祸端。

 

 

 

 

 

注:本文为2000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会议论文,首次公开发表于《大易性情》,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出版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易浅述》(清)陈梦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

(2)《周易折中》(清)李光地纂,巴蜀书社,1998年出版。

(3)《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

(4)《黄帝内经素问析义》傅贞亮等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5)《中华养生全书》(三卷)陈南编著,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

(6)《中国养生宝典》汪茂和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第2版。

(7)《性理与岐黄》徐仪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8)《易学与养生》刘长林、滕守尧著,沈阳出版社,1997年出版。

(9)《周易与养生》紫竹公、筱山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 程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者,道也。”(《程氏遗书》卷三)

[2] 未病在中国已正式成其为“学”。有影响的著作有:(1)雷正荣:《“未病学”应成为独立的中医分支学科》,《健康报》1985915日。(2 )宋为民、罗金才:《未病论》,重庆出版社,1992年出版。(3)祝恒琛主编《未病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