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铎:试述古琴与礼乐文化

作者:汪 铎时间:2003-03-25

  试述古琴与礼乐文化(提要)

汪  铎  苏州科技大学吴声琴学研究所


《礼记》有云“乐由中生,礼自外作。”“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自汉以降,古琴的形制定为七弦,古琴文化绵延数千年,至今不绝。究其原因,就在于琴为载道之器。是中华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在儒家教育独尊的时代里,君子以琴书自娱,古琴一直是传统文人学子的必修课。
1、儒家乐教与琴乐
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礼记•乐记》有云“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节民心,乐和民性。”乐教一贯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基本课程。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礼、乐、射、御、书、数是谓六艺。孔子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古琴文化历来是儒家乐教的主体,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晋]嵇康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原因是琴中所蕴涵的内质精神,亦即是儒家诗书中蓄藏的养料。就教育而言,琴书并无二致。
2、儒家正心修身与古琴修养之道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文人完成修养于乐。儒家主张修养品性为根本,修身则道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闻子路鼓琴,谓冉有曰:“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在众多古琴谱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就说,琴是君子修养之具。[汉]蔡邕《琴操》曰“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返其天真。”明代早期的《神奇秘谱》云“琴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又清代《诚一堂琴谱》云“君子抚琴涵养中和之气,藉以修身理性,当以道言。”弹琴入静,气血平和,正心修身,琴道即在此中。
3、中庸之道与琴风中正平和
子曰:君子中庸。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自古来文人崇尚古琴能涵养中和之气,故有琴道之称,不同于娱乐之技。明代虞山派琴风就力主中正平和、清微澹远。《松弦馆琴谱》薛序云:“是谱尔其一种和平玄解,出有入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后知道澈(笔者按,松弦馆琴谱编者严澂字道澈)饮人以和,人遇之,不觉躁心平、奓心释、兢心忘者。”可见,琴人所崇尚的中正平和之琴风源出于儒家的中庸之道。

儒家礼乐文化使大音希声之古琴得以流传和保存至今。然而,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文化变迁,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国人对传统礼乐文化渐渐陌生了。年轻一代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知识,于传统文化之精神更是漠然无闻,古琴的内涵实质亦早已鲜为人知。古琴真称得上是太古之声,遗世之响了。可见,今天孔子研究院的成立是何等地及时和必要了。古琴文化亦行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愿在推动这方面研究中,立炎黄文化之优良传统,树泱泱大国礼乐之风。让国人充分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汲取养料,充实精神文明建设。

   苏州科技大学  吴声琴学研究所
汪  铎
2002年11月
*************************************************************************************
孔子研究院办公室:
以上论文提要请予斧正。
另外,为了介绍古琴,本人拟在文艺晚会中古琴独奏一曲《思贤操》。该琴曲是孔子寄托对三千弟子之先——颜回的深切思念,琴中涵赞颂圣贤之音。
由于古琴音量小,对拾音器(话筒)的灵敏度有较高要求,请安排。

礼!
                                汪铎    2002年11月15日
                                电话:0512-68270458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