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副校长在“儒学国际论坛·2005”上的讲话
作者:冯俊时间:2005-12-19
提倡人文精神 弘扬人文传统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哲学院院长 冯俊 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以及校长纪宝成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向出席这次大会的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此次会议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同仁和师生以及来自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1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亚洲研究中心承办,成功举办了“国际儒学论坛·2004”,去年的主题是: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今年我们继续举办“国际儒学论坛·2005”,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决定将“国际儒学论坛”办成一个定期举办的、高规格的国际论坛。我们决心将这个论坛继续举办下去,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论坛。
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儒学与亚洲人文精神”。我相信,通过专家学者们的学术讨论,可以使我们对儒学的人文精神有更准确、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我们能为发扬儒学人文精神、建设东亚和谐社会乃至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人文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是东亚各国文化所共享和共有的一个优秀传统。在这里我想就这次会议的主题“儒学和亚洲人文精神”讲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儒学的人文精神
何谓儒学的人文精神?在我看来:一曰人文,二曰人性,三曰人本,四曰人道。
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文特征,是指自周公制礼作乐始,特别是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始,“人的精神就从神的手上解放出来”(徐复观),从而张扬了人的主体性,超越了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儒学人文精神的这一特征,固然可以被说成儒学没有“外在超越性”,或者说没有“宗教性”;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我们也可以说,儒学是一种“人文教”(牟宗三)。正是因为作为中国文化主干、主体、主流和主导的儒学没有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才导致中国文化之中没有诸神之争和宗教之战,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并育不害。这正是儒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所在,也正是儒学在历史上能影响东亚的原因所在,也将是儒学在今后走向世界的优势所在。一些研究儒学的朋友们常说,儒学也是主张“宽容”的。实际上,“宽容”、“宽恕”、“忏悔”等字词,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浓厚的基督教背景。因此,是不是非要用“宽容”这个字词来描述儒学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是值得商榷的。我个人认为,儒学的特色在于包容,在于大度,是海纳百川,是有容乃大。
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性特征,是指儒学不是把“神性”,而是把对普遍人性的探讨作为自己义理和价值的基础,这是儒学摈弃“外在超越”而转向“内在超越”的必然结果。孔子讲“性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杨雄讲“性善恶混”,等等,即是对“内在超越”的不同探寻。言“性近”、“性混”是让人别善恶而进于道德,言“性善”是勉人以为善而进于道德,言“性恶”是疾人之为恶而进于道德(谢墉)。所以,儒学义理和价值的最终归宿都在于进于道德。儒学是以道德立教,意欲使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使社会成为和谐的社会。儒学的这种基于对普遍人性的探讨和总结基础之上的道德立教的意旨,使儒学具有普遍主义的倾向和普世主义的情怀,这不但使儒学在历史上成为大多数东亚人,尤其是东亚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选择,也使儒学在今后走向世界的一个有力支撑点。在所谓多元化和现代性的社会中,乃至是所谓去中心、去本质的后现代性社会中,重建精神家园和守护道德底线,这将是儒学提供给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本特征,是指儒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这是儒学奠基于普遍人性论基础之上所得出的尊重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幸福的必然结果。“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孔子尊重人的生命,故厩焚问人而不问马。他不但反对野蛮的人殉制度,甚至也反对用人形的陶俑殉葬,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要知道,在孔子之前的西周初期,五个奴隶的价格才等于“一匹马一束丝”,而在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乃至后来的古罗马,奴隶还仅仅是“会说话的工具”。儒学的人本主义还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收拾精神,自做主宰”(陆象山),亦即张扬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儒学的人本主义运用到社会和政治上就是民本主义,强调使民以时、爱惜民力、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和任道德而不任刑罚,等等。儒学人文精神中的人本主义,对当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儒学人文精神的人道特征,是指儒学既不是神秘莫测的“天道”或“神道”,也不是抽象悬绝的“理念”或“理论”,而是对世世代代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总结,此是为人道。“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儒效》)人道,即是人行走所必由之大道、大路,是不可也不能离开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此种人道,是人伦日用之间行之、习之、由之之道,是为“常道”,是为人所应该和必须遵循的准则。儒学所确立和开显的人道,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生活和道德的准则,等等,抛却其具体的时代背景的限制,我们说,时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遵循的。当然,强调儒学的人道性格,只是就儒学人文精神的层面来讲的,并不是说它完全没有自己的抽象的、形上的思考和理论。而且,即使儒学的人道性格向上翻转,所形成的抽象的、形上的思考和理论,比如“天人合其德”(《周易》)、“仁民而爱物”(孟子)、“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等等,也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二.作为世界文化所共享与共有的儒学人文精神
儒学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通融一体,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特征,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自性和个性。
与此同时,儒学还东进南下,遍及东亚、东南亚各国,并使其人文精神在这些国度里扎根发芽和开花结果,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进而使儒学的人文精神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文化特色、文化传统和文化生态。
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儒学与亚洲人文精神”。实际上,儒学与欧洲启蒙运动也有着深厚的渊源。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即是儒学的人文精神。欧洲启蒙思想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霍尔巴赫、狄德罗等人,把“文艺复兴”时代以来“对人的重新发现”所形成的自己的人文精神,与他们所理解的儒学的人文精神,如理性、无神论、自然神论、自然法则、道德伦理、德治主义等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把欧洲的人文精神推向一个极大的高度,这对欧洲哲学思想和社会与政治生活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性影响。这是儒学对世界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儒学的人文精神,是东西文化所共享和共有的一个传统。
我们更相信,儒学的人文精神,包括整个的儒学,通过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的努力,通过吾辈人的不断努力,通过爱好和志于儒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和谐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中国人民大学与儒学人文精神的担当
中国人民大学力求办成“人民、人本、人文”的世界性一流大学。“人民”即是“人民的大学为人民”的办学宗旨,“人本”即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人文”即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办学特色。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方向与儒学的人文精神有着重大相通之处。实际上,中国人民大学也有着一种“接续文脉,振兴国学”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全国大学校园内树立孔子像、建成诸子百家廊,又先后创办孔子研究院和国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同时组织和举办多次有关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学术会议,积极参与和支持推广读经和人文奥运等社会公益活动。目的只有是一个,即弘扬和光大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由逐渐复苏到日益复兴,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必要的和可能的思想资源与文化支撑。去年孔子研究院举办了孔子文化月,今年的孔子文化月又如期举办,这样的活动以后我们每年都要办下去。孔子研究院目前正集聚全国力量编纂海外《儒典》,我们力争使孔子研究院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中心、儒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志向。
中国人民大学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为我们的学科建设和人文努力建言献策,欢迎和我们一起为促进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扬光大而努力。我认为,这次会议本身即是这样的一种努力。
这次会议我们没有延请各级政府官员,参加会议的都是专家学者,我们对这次会议的定位是求真务实,给大家一个充分发表自己学术见解的场所,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使它成为一次真正的高质量的学术会议。
最后,预祝此次学术论坛圆满成功。顺祝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新老朋友身体康健,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