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频道:南北国学学者谈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附案语)

作者:孔门闲人时间:2006-03-30

案语:
     新华社上海分社和新华网上海频道,是此次南北国学论坛的合作媒体。新华网上海频道推出的关于南北国学论坛的相关报道,看后让笔者大吃一惊。报道虽然提及南北国学论坛的主题“国学与和谐社会”,但对论坛的内容只字未提,却迎合现实政治,把会后记者对参加此次南北国学论坛的部分学者的采访提问内容作为报道重点。在行文中,“把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众多国学学者教授,18日齐聚上海参加‘国学与和谐社会’论坛”和“学者们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 ”,移花接木地连在了一起,给读者造成此次南北国学论坛举办,学者们在畅谈“八荣八耻”的错误印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诚实是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八荣八耻”的内容之一,就是倡导诚信的美德。
 国学,有其自身的价值。国学论坛,有其自身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八荣八耻”固然重要,但没有必要非得去附会和迎合现实政治才能凸显国学的价值。

                            彭永捷

                                                                                2006年3月30日

————————————————————————————————————

以下新闻转自新华网上海频道 

   新华网上海频道3月20日消息(刘丹、滕育栋、钟喆)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众多国学学者教授,18日齐聚上海参加“国学与和谐社会”论坛,学者们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 究学院院长张立文教授表示,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义利之辨”,孔子强调“重义轻利”,孟子强调“舍生取利”。“八荣八辱”中“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见利忘义为耻”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对青年一代的冲击非常大,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恻隐之心、重义轻利的品德,现代人普遍缺失,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张立文说。

    复旦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王德峰说,西方人的心灵多依附于上帝,在这种敬畏之心下,西方道德约束以宗教思想为基础;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中国人自律的前提是对是非的判断,和对人格尊严的领会,表现在“心安”与“心不安”。

    王德峰说,从这一意义上看,公民知荣耻方能自律,“八荣八耻”就是中国人自律的基础,直指中国人内心本位的生命情感,具有针对性。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校长孙家洲,中国智慧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人的立身处世的方式,孟子说的“四个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中国人由此引伸出对“仁、义、礼、智”的道德追求。

    孙加州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质是古老智慧在现实环境下的运用。“八荣八辱”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等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要求的发展和完善。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姜义华说,中国传统思想中,不仅有对“荣”的自觉,而且对“耻”的观念同样非常敏感,“荣”与“耻”的观念是辩证的。孟子说“无耻之耻,无耻矣”,以儒家学说为主线的传统文化中,耻辱感始终处处警醒我们,“八耻”将成为公民的道德红线,不容跨越。

    姜义华进一步阐述,中国人讲究“四维八德”,其中由“礼、义、廉、耻”组成的“四维”之中,“耻”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后,也面临着一个价值体系重构的问题。价值体系不能是空洞无物的,什么行为是高尚的?什么行为是卑劣的?这些标准必须具体化,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这样一个具体化的标准,有了这一标准就有了道德的依据,也将有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能。(完)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