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专家透视“孔子文化月”内涵:承继先贤泽被后世
作者:孔研时间:2004-11-11
专家透视“孔子文化月”内涵:承继先贤泽被后世
|
2004年11月09日 09:08
|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八日电 题:承继先贤,泽被后世 ——专家透视“孔子文化月”的深层内涵 作者 周兆军 今年是孔子诞辰两千五百五十五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推出以“尊吾师道,传吾文化”为主题的“孔子文化月”,举办了“经典与我”征文、“经典教育”系列讲座、孔子文化与经典教育展、“经典诵读工程全球测评”等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透过人们对‘孔子文化月’的极大关注,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支持。我们需要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秘书长、哲学系教授彭永捷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种全面成熟的新文化观 彭永捷认为,时下民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正在进一步增强,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发扬上,民间已经走在了政府和院校的前面。“作为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有使命感和危机感。如果我们继续像过去的学者那样做学问,那么传统文化只不过是三五个大学教授的个人玩好,只能停留在书斋里,无法真正走进社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推广普及,把传统文化和社会大众紧密联系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孔子文化月”的开幕仪式上致词时说:“孔子的思想是那样深刻地植根在我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流在我们的血液里,历久而弥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好好继承孔子文化的精华,就很难形成一个全面的成熟的文化观。” 他指出,能否正确地看待孔子,看待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看待孔子在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性格过程中的作用,看待孔子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是衡量一代人、一批人或某个人是否拥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文化观的重要尺度。 让传统文化经典走入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是解决人如何做一个‘人’的问题,是关于人性的教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只有她能够凝聚所有的中国人,凝聚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彭永捷说。 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教育部门有必要改革教育体制,让传统文化典籍进入课堂。据他介绍,其实在中小学,阅读传统经典的行动已经开始施行,一部分是学校的自觉,一部分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但在高等院校仍未施行。 在这次孔子文化月期间,一些与会的社会知名人士也联合提出建议,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实现传统文化经典进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为全国做一个表率。 而在中国伦理学会理事肖群忠教授看来,现在社会道德的现实危机凸显构建新的道德体系的必要性,而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则应该成为新的道德体系的理论资源。在二00二年的高考中,语文作文即以“诚信”为话题,引发了全民关于“诚信”的讨论。 重修经典,弘扬传统 儒家文献浩如烟海,但一直没有一套全面的汇编。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在二00二年初开始酝酿编纂《儒藏》。孔子研究院成立后,这一计划便提上了日程。校方对《儒藏》的编纂给予大力支持,调动全校学术力量推动这项浩大的工程。 以孔子研究院为核心的编纂小组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中国儒学、韩国儒学、日本儒学、越南儒学四个学术研究中心。目前,《儒藏》的编纂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本次“孔子文化月”活动的主题是“尊吾师道,传吾文化”,宗旨是继承和发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向在校大学生和全社会推广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提出,要把孔子诞生日即九月二十八日定为教师节,以弘扬这位“万世师表”的思想精神,得到了不少海内外学者的赞同。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指出,要引导年轻人诵读儒家、道家等经典,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他还希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的华侨华人一道,为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共同努力。 在“孔子文化月”的启动仪式上,当一群小学生背完《大学》后,一位来自海外的学者说,这不禁让人想起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