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陵教授作题为“孔子的快乐”学术报告
作者:吴秦荔时间:2009-10-292009年10月26日18时,中国人民大学第六届孔子文化月系列学术报告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此次学术报告由哲学院罗安宪教授主持,向世陵教授主讲,题目为“孔子的快乐”。
向世陵教授首先分析了《论语》中孔子的“知之”、“好之”与“乐之”三重境界,阐释了“求知与快乐”的关系,通过“仁智互发”、“仁智一体”等命题表明“快乐的追寻离不开智慧的参与”的观点。在孔子对《韶》乐和《武》乐的不同评价中向教授又指出了孔子的“尽善之乐”,说明孔子所说的快乐有着“善”(即道德)的导向。向世陵教授也重点讲解了宋儒犹为重视的“孔颜乐处”以及邵雍、胡宏和陈献章等大儒心目中有关“真乐”的问题。最后,向教授以“实践是知识和快乐的来源”勉励大家学问之道贵在躬行,并再次回到《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希望大家对这句看似简单而实则意义深远的话细细玩味。
[[center]][[image1]][[/center]]
在回答同学提问的过程中,向世陵教授强调孔子的快乐观建立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基础之上,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解决如何在贫困条件下获得快乐的理论。同时也指出在我们物质生活如此富足的今天,如何才能真正的快乐则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center]][[image2]][[/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