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海明

image.png

2012年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教授、博导

2006-2012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05-2006 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系 讲师

2003-2005 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 助研

2000-2003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书海文渊”助研

【学术兼职】

1. 国际易学联合会秘书长兼学术部部长(2016-)

2. 当代贵州传媒集团总编辑助理;孔学堂书局副总编辑;《孔学堂》杂志副总编辑(2015-)

3. 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

4. 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比较哲学分会主席(WCP, 2018)

5. 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委员会委员(SACP, 2013-2019)

6.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7. 北京中国学中心(The Beijing Center)兼职教授

8. 孔学堂咨询委员(2015-)

9. Asian Philosophy (A&HCI)编委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研究员

11. 闽南佛学院兼职教授

12. 厦门篔筜书院学术顾问

13. 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14. 中国朱子学会理事

15. 中国人文大学学术顾问

16. 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校友会北京分会理事

17. 比利时鲁汶大学《当代中国思想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杂志特约编辑(2010-2011)

18. 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国哲学前沿》副主编(2013-2015)

【学术访问】

2017年春季  德国自由大学访问学者

2016年春季  美国洛杉矶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Malatasta Scholar

2013年8月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迈阿密大学

2012年8月  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

2012年6月,2013年6月  香港汉语基督教研究所

2010年8月  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欧盟Erasmus Mundus LiSUM-Mobility项目访问学者

【著作】

1.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道德经明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3. 《儒家实意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4. Chinese Philosophy: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12;

5. Confucian Pragmatism as the Art of Contextual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World 儒家实用主义, 美国Lexington出版社 2009年, 350页;

6. 《中国哲学思想》,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被译成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等)

【论文(部分)】

7. (Wen, 2019a)《论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思想》,《中国文化研究》,2019年春;

8. (Wen, 2019b)《道言超玄——<道德经>第一章的意本论解读》,《中华老学》,第一辑,2019年;

9. (Wen, 2019c)《人天之意——<周易>的意本论哲学》,《孔子研究》,2019年12月;

10. (Wen, 2018a) “Chinese Time Consciousness as Contextual Creativit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n Zhouyi Studies (English Version)9:1 (2018).

11. (Wen 2018b) 《论卦变是理解卦爻辞的总纲》,《周易研究》,2018年第六期;

12. (Wen, 2018c) “Wisdom and Choice智慧与选择”, in An Exploration of Thoughts: Thirteen Lessons in Philosophy 思想的探险——哲学的十三堂课,人民出版社,第1-26页;

13. (Wen, 2018d)《易学国际化是中国文化自信与文明对话的核心》,《孔学堂》,孔学堂书局;

14. (Wen, 2015) 《孟子心性论作为当代儒家全球伦理的缘发动力》,《孔学堂》,孔学堂书局;

15. (Wen, 2014a)《孔子的过程哲学思想》,见《过程哲学与组织研究牛津手册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rocess Philosophy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

16. (Wen, 2014b)《庄子的过程哲学思想》,见《过程哲学与组织研究牛津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Process Philosophy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

17. (Wen, 2014c)《“亲亲互隐”与家国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一期;

18. (Wen, 2014d)《<易道宇宙观>的心物一元论》,《船山学刊》,2014;

19. (Wen and Wang, 2013a) 《儒家文化心理学与情境创生意向性》“Confucian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Its Contextually Creative Intentionality” i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2013;

20. (Wen, 2013b) Confucian Cultural Fallacy and Twentieth Century Enlightenment in China,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No. 1, 2013;

21. (Wen, 2013c) 《本体论意义上的“情”何以是伦理的?》,《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

22. (Wen , 2013d) 《以“名”出“言”,以“言”“行”事——孔子与庄子意义观之比较》,《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

23. (Wen, 2013e) 《儒家人权道德的自然主义版本》,《学术月刊》,2013年;

24. (Wen and Akina, 2012a) “A Naturalist Version of Confucian Morality for Human Rights,” (with William Keli'i Akina), in Asian Philosophy, Volume 22 No. 1, February 2012;

25. (Wen and Akina, 2012b) “Human Rights Ideology as Endemic in Chinese Philosophy: Classical Confucian and Mohist Perspectives”, in Asian Philosophy, November 2012, Volume 22 Number 4;

26. (Wen, 2012c) “Confucian Co-creative Ethics: Self and Family,” in 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No. 3, 2012.

27. (Wen, 2012d) “Confucian Role Ethics in Chinese- and English-Language Contexts,” in 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No. 4, 2012.

28. (Wen, 2012e)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上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29. (Wen, 2012f) 《杜维明与“儒家文化归谬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第223-228页。

30. (Wen, 2011a)“Continuity of Heart-mind and Things-events: A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of Neo-Confucian Epistemology,” in Asian Philosophy, August 2011, Volume 21, Number 3;

31. (Wen, 2011b)“Reconstructing Chinese Metaphysics: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fall, 2011;

32. (Wen, 2011c)“A Reconstruction of Zhuangzi’s Metaphysical View of Dao from the Heavenly Axis Perspectiv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fall, 2011;

33. (Wen, 2011d) “Two Versions of Desire-based Subjectiv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nalects and the Lotus Sutra,” in Asian Philosophy, December 2011, Volume 21 Number 4;

34. (Wen, 2011e) 《儒家实意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5. (Wen, 2010a) 《一与多:怀特海与中国宇宙论创生力》 “One and Many: Creativity in Whitehead and Chinese Cosmology,” in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March 2010;

36. (Wen, 2010b) “A Survey of Roger Ames’ Methodology o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M.E. Sharpe, vol. 41, no.3, Spring 2010, pp. 53-64.

37. (Wen, 2010c) “Confucian Religious Creativity between Guodian Texts and Received Tradition,”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英文版)》2010年;

38. (Wen, 2010d) 《从认识论角度看宋明理学的哲学突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10》,《中国社会科学》观点综述,2010;

39. (Wen, 2010e) 《郭象顺中为常的中道伦理观》,《文史哲》2010年第三期;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10》;

40. (Wen, 2009a) 《后现代视域中的“儒家民主”》,《跨文化对话》第25辑,2009年11月;

41. (Wen, 2009b) 《安乐哲比较哲学方法论》, 《云南大学学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9年第一期;

42. (Wen, 2009c) 《人己中道:杜威与儒家》,《哲学门》2009年第二期;

43. (Wen, 2008a)《荀子心“合”物论发微》,《中国哲学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8年第2期;

44. (Wen, 2008b) 《先天学之自得,后天学之无奈》,《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

45. (Wen, 2008c) 《儒家人己关系与社群民主》,《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

46. (Wen, 2008d)《心通物论——<系辞上>的形上意蕴》,《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47. (Wen, 2008e) 《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光明日报》2008年;

48. (Wen, 2007a) 《郭象与萨特命运观之比较》,《哲学家》2007年;

49. “From Substance Language to the Vocabularies of Process and Chang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of Key Philosophical Term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Focusing the Familiar’,” in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2004, III, pp. 217-33;

50. 《朱子早年易学本体思想之形成过程》,《东南学术》2001年第1期;

51. 《朱熹河图洛书说研究》,《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52. 《阳明易学略论》,《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

【主编与编辑】

53. 温海明,韩盟编著:《周易(教师读本)》,济南出版社,2019年;

54. 温海明主编,李尚信、孙世柳副主编:《易经明解》,孔学堂书局,2019年;

55. 温海明译注解读,温海明 寇哲明 英译:《周易初级读本》,商务印书馆,2019年;

56. 主编,济南出版社,“传统文化大家谈”丛书,2020年;

57. 主编:《安乐哲比较哲学著作选》,孔学堂书局,2018年;

58. 主编:《安乐哲比较哲学评论与研究》,孔学堂书局,2018年;

59. 编委(2012-),英文刊物《亚洲哲学》“Asian Philosophy”;

60. 编委(2010-),英文刊物《比较哲学》“Comparative Philosophy”;

61. 主编(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海外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已出书目:

1. 2008,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

2. 2009,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

3. 2009,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

4. 2009,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安乐哲《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

5. 2009,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芮沃寿《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6. 2009,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英]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

7. 2009,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法]余莲《势:中国的效力观 》;

8. 2009,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 孟旦《早期中国“人”的观念》;

62. 副主编(2012-2015),英文刊物《中国哲学前沿》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63. 编辑(2008-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海外中国哲学精译系列”,已出书目:

1. 《康德与中国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本体诠释学、民主精神与全球和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3. 《比较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国外受邀讲座】

1. 2018年9月4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易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2. 2017年4月28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易经与德国哲学》(The Book of Changes and German Philosophy);

3. 2017年4月11日,匈牙利布达佩斯,罗兰大学(Roland University),《易经与西方哲学》(The Book of Changes and Western Philosophy);

4. 2016年3月22日,美国洛杉矶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易经与世界文明对话》;

5. 2014年4月2日,印度德里大学,《中印哲学交流之我见》;

6. 2014年3月30日,印度旁遮普大学(Panjab University)讲座,题目:《孔子与甘地之比较》,印度昌迪加尔Chandigarh市;

7. 2013年5月,剑桥大学,Reconstructing Chinese Metaphysics and its Philosophical Logic 《重建中国形而上学与其哲学逻辑》;

8. 2013年5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Reconstructing Chinese Philosophy: Its Dialogue with Western Sinology and Philosophy 《重建中国哲学:与西方汉学与哲学的对话》;

9. 2013年5月,伦敦国王学院,《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哲学》;

10. 2011年1月,中国驻希腊使馆讲座:《儒学与当代国际关系》;

11. 2010年11月,丹麦哥本哈根商业孔子学院(Copenhagen Business Confucius Institute (CBCI))主题演讲《儒家实用主义》(“Confucian Pragmatism”);

【国外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英文论文】

12. 2019年9月5-8日,第三届欧洲中国哲学大会(EACP),大会主题演讲人(Keynote speech),题目《周易哲学与其对中国哲学范式演变之影响》The Philosophy of the Book of Changes (Zhouyi) and its Influence on Changing Paradigms of Chinese Philosophy, 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

13. 2013年5月15-20日,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哲学系大会主题演讲:“Contextual Creativity: A Chinese Metaphysical View on One and Many from a Whiteheadian Perspective”, in Philosophy Rally 2013 “China and the West” Utrecht, Netherlands;

14. 2018年8月31日,温哥华,儒学的多元性国际研讨会,《易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5. 2019年7月2-5日,《孔子正名新论》Interpreting the Confucian “Rectifying Names”: A New Perspective国际中国哲学大会(ISCP),瑞士伯尔尼大学;

16. 2019年6月20日,《论卦变是解释易经的基础》On Guabian (Interchanging Hexagrams) a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preting the Classics of Hexagrams,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SACP)第51届年会,英国巴斯大学(Bath Spa University)

17. 2018年6月,波兰克拉科夫,亚洲与比较哲学(SACP)会议;

18. 2017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周易研讨会,《当代的周易发展》;

19. 2016年6月,美国夏威夷,亚洲与比较哲学(SACP)会议,《王阳明对圣人之道的想象》;

20. 2016年5月,美国夏威夷,东西方哲学家(Philosophers East-West)会议,《比较哲学视域中的位置问题》;

21. 2015年9月,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儒学论坛——威尼斯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Forum on Confucian Studies: Academic Conference in Venice),国际儒学联合会、威尼斯国际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论文《儒家形上学的可能建构》;

22. 2014年9月,德国法兰克福,“正义的语法”国际研讨会(“The Grammar of Justice – Perspectives on a Contested Concept”)“国际间正义”莱布尼茨研究小组(hosted by the Leibniz Research Group “Transnational Justice”), 英文报告:《儒家正义》(A Confucian Grammar of Justice),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Goethe University in Frankfurt am Main);

23. 2014年7月,德国慕尼黑,中国哲学与德国哲学比较研讨会,英文报告:《中国哲学作为比较哲学的方法论研究》(On the Methodolog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Comparative Philosophy), 德国Academy for Civic Education in Tutzing;

24. 2014年3月,印度新德里,“传统:当代与未来”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Relev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for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Indian Council for Cultural Relations),英文报告:《中国思想的当代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Thought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25. 2013年9月,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悉尼、墨尔本,“21世纪的亚洲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坛(共五讲),国际儒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nfucian Association),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英文报告《Chinese Classics and Contemporary World》(中国经典与当代世界);

26. 2013年7月,韩国首尔,夏威夷大学与成均馆大学联合举办 “the Current Sate of Confucian Studies”国际学术会议,成均馆大学;

27. 2013年7月,新加坡,“Conflict and Harmony: From Embodied Emotions to Global Realms”, 国际与澳洲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Joint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Asian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d the Australasian Society for Asian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新加坡大学哲学系;

28. 2013年3月19-20日,“启蒙与中国:哲学含义、政治影响与社会变革”(China and Enlightenment: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Political Impact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英国伦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伦敦国王学院合办;

29. 2012年10月, 韩国首尔大学,“Renaissance of Liberal Studies in Asian Universities,” 4th CL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12;

30. 2012年1月,泰国曼谷,“对话中的宗教”研讨会;

31. 2011年2月,日本,“儒学与法华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英文论文“Two Versions of Desire-based Subjectiv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nalects and the Lotus Sutra”(《两种基于意欲的主观主义版本:关于<论语>与<法华经>的比较哲学研究》;

32. 2011年1月14-30日,希腊雅典,“伦理学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Morality)”元伦理学工作坊,交流论文《好的道德理由是内在地还是外在地导致道德行为:王阳明论道德判断与动机 Emotional Internalism or externalism: Wang Yang Ming on moral judgment and motivation》;

33. 2010年10月22-25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古典今读’名家论坛——《论语》解读”国际学术研讨会,英文论文《On Confucian Family Reverence as the Root of Humanity 论儒家的“孝”为“仁”本》;

34. 2010年10月2-16日,夏威夷,国际非暴力研讨会,英文报告《中国儒家非暴力哲学 Confucianism as a non-violent philosophy》;

35. 2009年5月,香港,富布赖特基金会主办“儒家与美国实用主义”对话国际研讨会,香港道风山,香港中文大学;

【美国哲学年会(APA)会议】

36. 2010年12月,波士顿,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Continuity of Mind-heart and Things/events: A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of Neo-Confucian Epistemology”;

37. 2009年12月,纽约,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Confucian Pragmatism on Contextualizing Mind and Experience”;

38. 2008年12月,费城,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Confucian Pragmatism”;

39. 2007年4月,芝加哥,美国哲学年会中部会议,发表“Meaning and Naming: Chinese Relational Creativity”;

40. 2006年12月,华盛顿,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One and Many: Chinese and Whiteheadian Metaphysical Creativity”;评论Ashby Butnor “Perceptual Intimacy: Moral Perception & Action in Zen Buddhist Philosophy”;

41. 2005年12月,纽约,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What is Chinese Philosophical Creativity”;

42. 2002年3月,西雅图,美国哲学年会太平洋会议,发表“From Substance Language to the Vocabularies of Process and Chang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of Key Philosophical Term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Focusing the Familiar’.”

【会议组织】

43. 2019年11月23—24日,“首届深圳国际身心问题比较哲学会议”,协助深圳大学主办。

44. 2019年5月14-15日,“《周易》与中西文化(The Classic of Changes in East and West)”国际学术研讨会,德国纽伦堡-埃尔兰根大学国际人文研究院(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IKGF), “Fate, Freedom, and Prognostication.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the Future in East Asia and Europe”, Friedrich-Alexander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国际人文研究院和孔子学院、国际易学联合会。

45. 2018年8月13日-20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易学与比较哲学圆桌会议,主办三个圆桌论坛;

46. 2015年6月27-28日,“比较哲学——理论与方法”论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47. 2014年11月30日,比较哲学方法论研讨会暨中国比较哲学学会筹备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48. 2014年9月5-7日,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哲学分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49. 2013年5月31日至6月2日,“全球正义:中国在21世纪的道德领导力角色”(Global Justice: China’s Moral Leadership Role in the 21st Century)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全球正义研究中心(Global Justice Centre);

50. 2012年7月6日,“陈素芬《儒家民主》研讨会”(Author Meets Critics: A Workshop on Sor-hoon Tan’s Confucian Democracy),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苏黎世大学亚欧研究重点项目(University Research Priority Program “Asia and Europe”, University of Zurich);

51. 2011年7月29-31日,共识、文化与理性: “中国-欧洲哲学与宗教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议(Consensus, Culture and Reason: The Inaugural Confere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of European-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King’s China Institute, King’s College London);

52. 2011年7月26日,“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研讨会” (Author Meets Critics: A Workshop on Richard Shusterman’s Body Consciousness: A Philosophy of Mindfulness and Soma-aesthetics);

53. 2011年7月19日,“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研讨会” (Author Meets Critics: A Workshop on Roger Ames’s 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苏黎世大学亚欧研究重点项目(University Research Priority Program “Asia and Europe”, University of Zurich);

54. 2010年7月,“心学的文化与政治含义:杜维明思想研讨会”(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Learning of Heart-and-Mind: A Discussion of Tu Weiming’s Thought),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苏黎世大学亚欧研究重点项目(University Research Priority Program “Asia and Europe”, University of Zurich);

55. 2010年7月10-11日,“2010年中国哲学形上学与认识论”国际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国中国哲学家协会(ACPA),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第二届年会;

56. 2009年7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2009“比较哲学方法论”研讨会;

57. 2009年7月16日,英文国际会议,“2009 中美哲学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哲学发展”(Chinese and American Philosophical Forum-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与美国纽约古西堡州立大学哲学与历史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Old Westbury)合办;

58. 2009年6月26日,英文研讨会,“当代哲学北京圆桌会议”(Beijing Roundtabl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主题“当代形上学与中国古典形上学思想之比较”(Contemporary Metaphysics and Metaphysical Thoughts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与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ISCWP),美国加州圣荷塞州立大学比较哲学中心(Center for Comparative Philosophy,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California, USA)协办。

59. 2008至今,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青年哲学论坛”,“哲学家论坛”系列讲座七十余讲。

【公共发表(部分)】

1. 12篇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专题介绍文章,分别发表于英文杂志《今日中国China Today》,2011年全年共12期;

2. “中国哲学的类推思维并不‘随意’”,《社会科学报•学术探讨》,2013年9月19日,第5版,4千字。此为2013年5月23日在剑桥大学的演讲稿。

3. “完美至善的幸福是一种理想”,《中国科学报•思想周刊》,2013年1月1日,第26版。

4. “规则与道德”,《中国科学报•观点》,2013年7月8日,第7版。

教育背景

2006年8月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比较哲学博士

1999年7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硕士

1994年7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辅修哲学双学位